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庚欣:印度总理莫迪访俄,可以有四个解读视角 正文

庚欣:印度总理莫迪访俄,可以有四个解读视角

2024-11-02 02:19:21 来源:德阳市某某建筑工程维修网点 作者:探索 点击:951次



图为印度总理莫迪和俄罗斯总统普京

直新闻: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俄罗斯,庚欣个解引发世界各方关注,印度您怎么解读?

特约评论员 庚欣:对于莫迪访俄,总理邢台市某某生态科技业务部尤其在敏感时期双方明显走近,莫迪其实有四种观察视角,访俄第一是读视印俄自身的视角,印度和俄罗斯各自都有着它们自身相互走近的庚欣个解盘算和利益驱动,这是印度一个最直接的视角,其实任何双边关系大致都是总理这样的。

第二就是莫迪来自于美欧及乌克兰的视角,这毫无疑问是访俄一个负面、批评的读视态度。有人说,庚欣个解印俄一起给美欧乌克兰吃了一剂“苦药”,印度但我认为,总理“良药苦口利于病”啊!所以美欧等也不必过于坚持自己的视角,而应该更客观、全面地作出判断和评估。

第三是我们中国的视角,俄罗斯和印度是中国的两大邻国,而且和我们都有着重要且复杂的合作关系,也有一些分歧。特别是中印关系比较敏感,所以在这一次印俄活动中,我们容易从中解读出一些“中国元素”。

第四个是纯客观视角。也就是说,无论作何解读,邢台市某某生态科技业务部印俄这样两个大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一定都具有着客观的内在逻辑和独立价值,以及很复杂的后续效应,不应该只是简单地从主观出发,而应该把主观和客观的现实结合起来。

相对而言,在上面四种视角中,可能中方既旁观者清,又与印度有很多感同身受之处,所以中方的视角可能更加接近客观的现实。

尽管印俄关系在综合实力、互信程度、协作水平、战略价值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和中俄关系还有些差距,但印俄最近的互动确实和中俄互动很相似。

第一,印度也不赞成俄乌开战、兄弟阋墙,也一直采取和中国非常类似的“劝和促谈”的态度,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的表态,也几乎和中国的态度一致。

第二,印度也不断强调“印俄关系不受第三方制约,也不针对第三方”。

第三,印俄也强调双方的传统友谊,而且印度明确表示,印俄是“同甘共苦的伙伴”。

第四,印度也不断告诉美欧等,一是不会加入“制裁俄罗斯”的游戏,相反,还要发展双边正常的经贸关系等,尽管印俄贸易关系均衡度比较低。印度明确说,我们不会因为有了新朋友就忘记老朋友,而且说“真正的新朋友不会要求印度疏远老朋友”,美欧和俄罗斯关系不好,责任不在印度等。

这些都使得我们感受到了印度和中国在对俄政策上的共同点。这种相似性,至少表明中国在处理中俄关系上的这些主张和做法,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有广泛的认同度和国际适用性的。

不客气地讲,从人口来说,中印两个大国加在一起,是世界上一股巨大的力量和动能,如果中印两国人民认为应该这样合情合理地、既批评又合作地对待俄罗斯这个老朋友,那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就可以同时影响一大批和中印情况类似的国家,不仅是发展中国家,也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其实也和中印有共同点。例如日本,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发生之后,当时安倍政权也没有参与美欧对俄的制裁,反而走近俄罗斯。可见,中印目前和俄罗斯互动的这种模式,尽管两者还有些微妙的不同,但其中所展现的合理性,应该说是今天世界上可以提倡的一种“公约数”,事实上也是今天多数国家比较易于接受的做法。

有外国媒体说,莫迪访俄是提升了普京及俄罗斯的地位,其实他也提升了印度的国际地位。莫迪希望告诉所有人,印度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大国。在目前这样复杂的形势下,印度希望在中俄的自主交往模式之外,也寻求印俄之间的自主交往模式,这应该得到肯定。无论对印度,还是对印俄关系,以及对乌克兰危机的解决以及整个国际秩序的合理化进程,这种摸索都具有一定的建设性,至少对美国和北约的霸权主义而言,这是一种牵制,而作为中国来说,“任何有利和平的努力,我们都是支持的”。

当然,印俄的走近也可能使人们产生一些忧虑,例如会不会鼓励俄方组建新的多层次的军事同盟,以俄朝或包括伊朗以及古巴等为主体,建立类似“华沙条约”的那种新军事同盟,同时争取得到印度、越南、土耳其等和俄罗斯关系较好国家在外围的同情和支持,以“阵营对阵营”地和美国对抗。另外从印度来看,它似乎是希望“脚踩两只船”,在美欧和俄罗斯之间左右逢源,为实现在南亚、发展中国家以及联合国的“三重霸权目标”,寻找一条捷径。可见,任何事情的后续效应都不是单方面的,都应该客观、冷静地作出全面评估。



图为北约峰会现场

直新闻:而对于正在举行的北约峰会,您有什么观

特约评论员 庚欣:这次北约峰会,有几个新的重大背景。一个是“两大战事”的压力,就是俄乌、中东冲突依然僵持,使北约各国都有疲劳之感。虽然各方还会有一些升级动作,例如给出一些援助,和乌克兰签署了被称为“画大饼”的“安全协议”等,但美国等依然坚持不许乌克兰加入北约,就使得乌克兰战事难有新的进展。中东冲突更令北约各国都处于内外各种压力之下,各国都对目前的两大战事感到为难,处在力不从心、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

另一个是“两大选举”,第一是指刚结束欧洲议会选举后,英国、法国的“颠覆性”选举,英国时隔14年政党轮替,法国则是左翼联盟异军突起,欧洲参会的领导人都忧心忡忡,而拜登等当然记得八年前,正是英国“脱欧”的公投结果,带出了几个月后的特朗普当选。这次峰会中欧洲主要首脑(包括嘉宾中的日本、韩国等首脑的极低支持率)都面临着国内选举的严峻压力,或许是多年来最弱势的一届北约首脑,堪称“跛脚鸭的最后晚餐”。

第二就是美国的大选,拜登辩论表现极差,选情几近白热厮杀,特朗普这个“北约之敌”虽和拜登儿子同时被判有罪,但卷土重来的概率大大增高,凸显出美国内政极大的风险性即不确定性。几乎可以预估,11月选举一有结果,美国这个所谓北约的“大脑”很有可能“半瘫”甚至“脑死”。这也使这次北约峰会具有一种“悲情”和“赌博”的气氛。

可见,这次北约峰会真是困难重重,几乎涵盖了今天世界上安全、发展、治理、合作等各项重大赤字,而且北约不仅仅是赤字的表现者,更是各类赤字的主要制造者、加剧者,并且几无反省、纠错、弥补赤字的能力。

因此,这次北约峰会呈现出有心无力、“进退两难”的困境。

最主要的当然是面对乌克兰危机的进退两难,北约既要支持乌克兰继续打,不能承受乌克兰失败的局面出现,但是又都不愿承担过多的风险和责任。表面上好话说尽,但口惠而实不至,不仅仅武器等援助常常不到位,军人基本不下场,仍然是让乌克兰在前面打消耗战,而且最终坚决不承诺让乌克兰加入北约,实际上就是不愿直接与俄罗斯下场厮杀,法国总统马克龙专门透露,是美国和德国最为坚决地拒绝乌克兰加入北约,并声称“只有基辅战胜才能拿到北约的门票”,这种“又想吃又怕烫”、首鼠两端、色厉内荏的取态实在令人不齿。

至于“北约进入东亚”的炒作,我不想再重复什么“祸水东引必将伤及自身”的忠告。我只想告诉大家一个案例:曾经在上世纪出任北约北欧方面军总司令的法勒·霍克利上将在回忆录《剑刃风暴》中,详细描述了他1951年随所谓“联合国军”到朝鲜参战的经历,在参战仅5个多月后,他就成了志愿军的战俘。在这段难忘的日子里,他经历了患病、脱逃等,特别是美军飞机炸毁了整个村子,使很多村民全家丧生,有的朝鲜老百姓出于仇恨要殴打他时,他吓得大叫:“我不是美国人,我是英国人。”多亏了志愿军巡逻队赶过来,严厉批评了当地警察和村民,并将他带走。那一瞬间,霍克利感觉自己得救了。后来他得到了志愿军的悉心治疗,而且领到了一种豆芽馅的小饼子,这对于当时的霍克利来说,简直就是美味。

霍克利在回忆录中写道:“志愿军俘虏了我们,但又冒着生命危险驱赶了愤怒的当地群众,保住了我们的性命。这真是一次十分奇怪的体验。”他表示,在他40年军旅生涯中,当志愿军战俘是最难忘的。他由衷地感慨到:“我当了一辈子兵,同许多国家打过仗,有德国士兵、中国士兵等,也看到过美国士兵和苏联士兵打仗,但我认为最优秀的,还是中国士兵,我钦佩他们!”

这个鲜活的事例说明,多行不义必自毙,人间正道是沧桑。如果北约真的要想到东亚来生战生乱,那么且不要说它有没有这个能力和胆量,即使真的走到那一步,我想北约的一部分主要国家都曾经是朝鲜战争的参与者,你们的“联合国军总部”不是还在吗?去年不是还在开会吗?难道70多年前失败的教训都忘了吗?今天的美国和北约等应该不至于那么愚蠢!

当然,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和美国及北约各国之间都具有相对均衡的力量关系、紧密依存的利益关系和高度共有的风险关系,和当年朝鲜战争时期已经今非昔比,我们都不会再次掉入“同样的泥坑”。今天北约主要国家包括嘉宾里边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大都是以中国作为最大贸易伙伴,而且对华贸易额大多超过对美的贸易额。我们之间“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这也是我们之间关系的“第一粒纽扣儿”。中美之间是这样,中国和北约各国是这样,我们和在亚洲的这些搬不走的邻居之间,更是如此。我们只有走向和平发展合作的未来。

作者丨庚欣,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责任编辑:荀建国_NN7379
作者:休闲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